返回列表 发新帖

古代没有高考,一起聊聊古代选拔人才的科举历史~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8073
发表于 2024-8-22 21:00:58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提到“高考”

总能让人想起无数个努力的夜晚

想起层层叠叠做不完的试卷

对每个高中生来说

都是不可磨灭的记忆

穿回古代

对埋头苦读的学子来说

科举考试便是最终目标

这也是无数寒门改变命运的康庄大道

本期,我们从今观古

一起聊聊古代科举的千年历史

世族垄断,开创科举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材造士,为国之本”,我国历朝历代都重视官吏选拔和管理。说到官吏选拔,就不能不提到科举制度。它起于隋唐,盛于宋,一直持续到清朝,前后约有1300多年历史,可谓史上最长久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度产生以前的人才选拔方式,主要包括西周的世袭世禄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等。这些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同一个问题,即以门第关系来取人。

以九品中正制为例,其最初是为了矫正察举制导致的“名不符实”的推举现象,通过设置“中正”作为“民意代表”选荐人才。然而,门阀世族从社会底层加以控制,选荐人变成了世族门第操纵的工具,遂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官员队伍近亲繁殖。这些门阀世族对社会的组织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事实上大于朝廷,对于中央集权非常不利。

开皇年间,隋文帝罢废九品中正制,“近隋炀时,始设进士之科”,开创科举考试。

隋唐:科举时代的开始



《观榜图》|图源中华珍宝馆官网

隋唐时代科举考试设科招考不论门第、地域、行业等出身,开创了选人不论出身的传统。一是不论门第出身。针对察举制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士族子弟坐至公卿、累代为官,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科举制打破了门第观念,允许寒门士庶进入。

唐代科举考试旨在选拔英彦,无论“流品之人”还是“寒贱之子”,都可以自由报考,使“朝为匹夫,暮为卿相”成为现实,从而打破了魏晋以来社会阶层的壁垒。诸如李义府、郭正一、张九龄、韩愈等宰相、文宗均来自寒素,通过科举改变命运。

唐朝科举主要考“明经、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考经文的背诵,形式与高考名句默写类似,另外还要给经书中的一段话,让考生结合实际政治分析议论。而进士科的难度则更高一筹,这科需要学子答时务策五道,默写《礼记》或者《左传》中的部分内容,最后再写诗、赋各一篇。考生需要精通经书、历史、文学和时政,同时对文学素养要求极高,需要精通音韵格律,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然而,考中进士也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拿到了仕途的入场券,只有通过吏部的考试之后,才能被正式授予官职。选官考试由尚书部之下的吏部主持,称作吏部试,分为“身、言、书、判”四个方面,即考察身材样貌是否丰伟、考察言辞言语是否辨正、书法是否遒美、文理是否优长。四个方面都合格之后,才能脱去白衫、换上官服,因此吏部试也称作“释褐试”。

起初,唐科举考试限制浊吏、商贾子弟参加科举,但到中晚唐时,这种限制逐渐被打破。科举成为寒素、商贾子弟立志读书、改变门庭的最有效途径,就连士族子弟也不得不参与科举竞争,以保持门第不衰。

另外,唐代科举考试也不论地域出身,充分考虑了疆域广大、各地文化水平差距的问题。官方按照诸府州文化程度、人口数量等因素分配各府州的名额,以照顾边远、落后地区考生的应试资格,笼络天下英才。

但总的来说,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仍带有此前察举、九品中正的一些弊病,官僚权贵始终插手其中。

宋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宋《宋人柳堂读书页》(局部)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到了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吸取了唐后期和五代的经验教训,对科举制进行了重点改革。改革适应了社会政治的需要,加上措施比较得当,坚持时间比较长久,使科举制渐渐完善起来。北宋时期涌现出诸多人才,仅仁宗一朝就有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氏兄弟、沈括等,与当时较为规范的科举制度不无关系。

宋初,科举考试科目分进士科,以及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明经等各个专科,以选拔专业人才。此外还有叫作“制科”的特别考试。其中以进士科最为重要,录取的人数也最多。后来,王安石罢诸科,只保留了进士科与制科,另设新明法科遴选司法官。

考试一般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考生称为“举子”或“贡生”,于当年冬季集中到京师,次年春初参加“省试”。省试因就试尚书省而得名,由礼部主持。殿试则实际是省试的一种复试形式,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

具体考什么?宋代科举考试的题目可谓丰富。以进士科为例,省试的科目虽然屡经变革,但有四个科目是必考的:诗赋,经义,论,策。诗赋、经义好理解,策、论则是让大家针对一些历史故事、国家大政方针,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比如欧阳修出过这样一道考题:“汉宣中兴,丙、魏为相,后之人言为相之贤者必稽焉,宜其有兴树之业显于世也。及观其纪传,亦无他功德,相独有《明堂月令》一章,吉之事大概而已。不识丙、魏之所以得贤于后世者,可得见乎?”——大概就是汉宣帝的时候,丙吉和魏相两人为宰相,他们为什么能被后人称为名相呢?

明清:僵化、没落与废除



明状元及第铜镜|图源武陟县博物馆

由于时代的原因,我们对于明清的科举制度印象最深的就是八股文。八股文确实在明清科举中非常重要,但八股文并不是科举考试的唯一标准。

尤其是进入殿试之后,皇帝出题时根本就不考八股文,而是考策文。也就是说,如果你仅仅会八股文是没有用的。明清两朝官员也绝对不是单纯的考试机器,起码要有一定治国理政的逻辑性。

八股文之所以叫八股文,是因为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八部分组成。八股文需要谨遵《四书五经》,并要以朱熹的口吻来讲述问题。主要就是靠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等内容写文章。由于限制过多,因此被诟病为体制僵化的表现。



清 同治九年江南乡试题目|图源太仓市博物馆

当然,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一般都会作为首场。如果八股文不合格,考官基本不会看后面的文章。但实际上,八股文只是一个入门砖。后面还有论、判、案等多场考试。这就好比我们高考一样,数学很重要,但不仅要考好数学,语文和英语如果不行照样走不远。

科举考试分成府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前面三场都要考八股文,府试中了就是秀才,乡试中了就是举人,如果会试中了就是进士。等到会试中了之后就要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殿试了。



清“旨以教职用”匾额|图源中国科举博物馆

此匾额是庆祝张昭芹于光绪戊戌科(1898)获得

朝考二等第五名的好成绩,因此被授予教职的官职

后来,清朝模仿明朝制度举办科举,并最终成为清朝官员任用法的核心。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改变。

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后来又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于是清廷宣布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自此,科举制永远退出历史舞台。

总之,无论是科举考试还是现代高考,都要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它们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创新,如今的高考制度将更加注重对于考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考察。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成人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成人考试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