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培养策略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953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培养策略◎王燕摘要:高中历史教学审辩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和多样性的问题。审辩性思维倡导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鼓励学生以反省性、独立性的眼光科学有效地去发现、分析、论证问题。审辩性思维的培养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和历史学科教学理念与技术息息相关,本文我先总结实际教学经验,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审辩性思维培养策略展开分析,旨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关键词:高中历史;审辩性思维;教学改革随着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展开,新的历史思维概念 --审辩性思维,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和发展。审辩性思维,在过去历史思维培养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理念,既是对过去历史思维在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总结与发展,也是对其中“尚待研究部分”的新的理论研究与探索。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培养缺失的内容1.反思质疑教学的缺失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对于所学历史知识的怀疑性并不大,而对于所怀疑的历史知识主动探索与证实的行为则更少。这说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并不强。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反思与质疑意识培养方面的缺失,会直接阻碍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能力的形成。

反思与质疑教学的缺失,主要表现为:(1)应试教育的影响,即高中文综考试的人才选拔模式,束缚了反思与质疑教学的发展;(2)有限的历史课堂教学时间,也阻碍了反思与质疑教学的施展维度;(3)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一定的兴趣与思考的动力;(4)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实现有效翻转,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利于发展学生反思与质疑主动性的培养。2.科学论证教学的缺失学生对于所接触到的历史问题,很少一部分能主动地进行探索与论证,学生的求知与思考积极性并不高。而多数学生调查表示学习是为了应付高考,这说明由于高中生的课业繁重、高考压力过大等原因,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能探索与证实一定的历史问题。反映了在历史教学中,科学论证教学并不十分成熟。科学论证教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1)学生对所发现的历史问题探索与论证的积极性并不高,但学生对内容丰富、开放思维的历史课程仍然怀有期待,说明课程内容的局限对学生科学论证技能有一定的影响;(2)学生缺乏科学探究与论证的技能,其主要原因在于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教师忽略了系统的科学探究与论证教学的重要性,而学生也尚未意识到拓展思维的意义与乐趣。3.自主探究教学的缺失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工作实施上要求“课程内容不苛求面面俱到,而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可见,高中历史教学中探究教学法是解决相关历史问题的有效手段。

然而,调查反映学生在历史学习后,无法将历史所学应用到社会问题的处理中,学生对历史问题思考与论证的积极性也并不高,这说明历史自主与探究教学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还未落到实处。自主探究教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1)大多数课堂探究教学流于形式,而未落到探究问题本质与探究能力培养的实处;(2)在探究活动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模式还未完全转化;(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给自主探究教学的施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培养的策略1.将审辩性思维纳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之中(1)将审辩性思维体现在历史教学设计的方方面面。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的内容,涉及到“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历史课程资源的选用、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历史教学课件的制作”五方面。而要将审辩性思维贯穿到历史教学设计的始终,则要注意针对审辩性的历史问题,进行合理的教学内容,运用历史学科特点的史料教学、探研教学、概念教学等方法,充分利用教学与课程资源,创设带有审辩性意味的教学设计,制作带有审辩意味的教学课件,将审辩性思维体现在历史教学设计的始终。(2)审辩性的历史教学教学设计应善于制造认知冲突

反省、怀疑与发现问题是学生发展审辩性思维的开端,高中历史课堂中没有问题便没有思维。因此,审辩性高中历史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分析论证判断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善于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审辩地学习历史。(3)审辩性的历史教学设计应有具有“气质”意识。高中历史意识是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灵魂,而具有审辩性的教学设计,则应该具备“气质”意识。审辩性思维的气质维度应该是严谨的、开放的,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纳入到审辩性的历史教学当中,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要体现历史课堂的开放性、探研性,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中华文明认同感与世界文化理解感。(4)审辩性的历史教学设计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审辩性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不是一个问题的设计、不是一节课的设计、也不是一个专题的设计,而是一个整体的、周期性的设计,它包括了学生在一个专题、一个学习周期、甚至三年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审辩性的心理与知识、历史认识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连续性的过程。2.审辩性思维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实施分析根据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分类,我们将审辩性思维的实施与不同的研究性学案相结合进行探讨:(1)在问题式研究性学案中培养学生审辩性思维。

问题讨论式的研究方式,其主要要求学生在所面对质疑的问题前,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这种准备可以由教师提供相应的参考书目与知识搜索网站,给予一定的史料收集方法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和实证,同时,在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都要注意学引导学生理据充足,既要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又做到观点鲜明,重点突出。例如针对“民国初期正是袁世凯统治并阴谋复辟的时期,而为什么此间中国民族工业还能得到良好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可参考陈辉教授提出的“研究性学习的定题、准备、释问、评价”四个环节,教师首先可针对此课题,印发有关袁世凯研究的相关书目、史学界有关袁世凯所整理的研究材料与观点,待学生依据史料得出一定的结论后,教师在组织学生将所得以论文形式或者借助投影仪、小组代表发言等形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论点的交流与补充。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展示其研究的问题与观点,还应展示他们进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分享他们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方式、对于未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也可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以加强问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最后,教师针对学生们讨论的内容进行补充与评价。(2)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性思维。

第一,审辩性思维的培养要善于提取史料的有效信息。史料教学的过程是从一定的设疑出发,针对所质疑的问题而有目的性的收集史料,并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一定的方式对所取得的史料进行甄别与判断、理解与史证的。“因为史料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补充,教师的历史教学水平也更显专业性,批判性思维也因此大放光彩。这主要在于其有别于其他的思维类型,它在方法上更加注重对信息的处理,尤其是对原始资料或未经解释的信息加以处理”。可以说,史料教学的学习过程和审辩性思维的培养过程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第二,审辩性思维的培养要善于辨别史料的真伪。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辩性思维,要注意辨别史料的真伪,这也是发展审辩性思维的过程之一。现今史料的来源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现今网络讯息业的发达,使得历史资料更加纷繁多样,这在为学生搜集资料与解决历史问题打开方便之门的同时,也带来了史料鱼龙混杂难以分辨之弊。因此,选择正确的史料搜集方法,并有效地辨别史料的真伪,对学生解决审辩性的问题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结语:总而言之,审辩性思维的培养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和历史学科教学的理念与技术息息相关,只有将审辩性思维的培养融入到历史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将其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体系中,才能避免审辩性思维的培养成为一纸空谈。

参考文献:[1]王华荣.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审辩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5):20.[2]陈裕斌.审辩性思维培养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8(20):17-18.[3]杨开清.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审辩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39.(作者单位:甘肃省山丹县第一中学734100)· 0 7 ·万方数据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成人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成人考试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