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新课标背景下探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4104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22年版新课标的颁布,将阅读教学重要程度提升至前所未有境地。6个学习任务群中有4个直接以阅读命名,如“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等,可见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所占绝对分量。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对话过程,是语言能力培养的直接手段,也是核心素养形成的根本途径。如何在新课标指引下建构起新型阅读教学方式,体现新教改背景下现代阅读教学新路径,成为当前形势下广大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话题。下面以部编教材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一、回归教材,夯实语言基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具体到实践,我们要用好语文课本,围绕教材展开阅读教学,为语文知识积累、语言能力培养夯实基础。

目前,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其教学目标偏离主题,教学行为舍本求末,放弃对语文教材研读,围绕课外文本展开阅读或举办各类阅读活动,看似热闹,实则阻碍了学生潜心阅读、品赏佳作、在阅读中进行基础知识沉淀积累的机会,有的甚至连基本字词教学都得不到落实。学生缺乏对语文基本常识的理解,欠缺对基本阅读方法的掌握,答题方法技巧缺失,词汇匮乏、交流不畅,阅读理解不清,习作词不达意、错字连篇、表述不清等,严重障碍了学生语言积累和基本语言能力的形成。因此,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绝不能脱离本体,跳出教材,更不可打着“新型阅读”旗号而无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丧失对学生基本语言能力培养机会。教学实践中应根植教材,深研课本,在单元整体架构下组织学生深入潜修,以增强语言基础识积累,为语文素养全面提升夯实基础。

二、重视体验,发展语言思维

新课标强调:“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过程也是语言思维发展过程。课程实施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促进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阅读教学过程中,应重新审视其中的师生关系,摒弃以往阅读教学以教师讲解代替学生体验的错误做法,赋予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主体地位,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与独特感受,在师生之间创设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允许学生在阅读中勾连个人经验,鼓励学生在个性化阅读实践中自由表达见解主张,畅快描述自己的喜好与感悟,在丰富语言经验同时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促进语言思维发展。

以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文《春》阅读教学为例。本文语言极具诗化,情感表达细腻,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春天美好,培养阅读想象力。在“你从文中读出怎样的画面”教学引导下,学生深入文本展开个性化阅读。有学生称从课文中读到自己在初春时节与小伙伴一起四处撒野、你追我赶的温馨往事;有学生表示从课文中读到自己身处一个芳香四溢的花园当中,观花赏景无比幸福的画面;更有学生表示从课文中读出在江南某个小镇,细雨绵绵之下由一张张黄色油纸伞映衬出的人间烟火场景等等。思维能力培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新课标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在课文《春》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们以个性的见解、独特的视角诠释了对“春”的阅读理解与思考,表述中渗透浓烈的联想与想象、形象与创造等思维能力。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尊重个性体验,鼓励阅读创新,对语言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三、内外结合,拓宽语言视野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质”的训练,也要在“量”上有所要求。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等单纯依靠课内那点阅读量远远不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放眼课堂之外,通过课内课外有机融合相互补充来丰富学生的语言体验,增加阅读积累,拓展语言视野,为语文能力素养提升提供空间场景。对此,新课标亦有明确规定:要求初中学生每学年至少阅读两三部名著,课外阅读量不得少于260万字。

结合实践,笔者认为应从如下环节进行课外阅读教学引导。首先,兴趣导入。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通过教师导读、课外阅读兴趣小组、读书会、学生自荐书单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课外阅读行为持续深入开展。其次,阅读拓展。课外阅读内容既可以是教师推荐书目,也可根据课堂阅读教学进行课外阅读延展,常见途径有同文并读,如将七年级上册选文郑振铎的《猫》与夏丏尊的《猫》、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进行比较阅读,体会相同主题下不同写作风格与主题思想;作者作品展读,如在学习过课文《春》之后,可将作者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如《荷塘月色》《背影》《匆匆》等拿来拓展阅读,从中体味作者语言风格,学习优秀写作技法等。再次,做好笔记。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笔记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美言佳句,又可保留学生当时阅读体验与感悟,并对课外阅读行为的坚持起到重要作用。最后,提倡分享。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交流分享,通过美文赏析、专题研讨、名著读后感等教学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将个人阅读收获与班级同学相互切磋借鉴,获得阅读成就,促进阅读内在动机形成,有助自发阅读习惯养成。

四、聚焦读写,提升语言能力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也是语言实践的具体运用。阅读教学强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是语言知识的吸收过程;写作教学考核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与运用,是语言知识的输出过程,两者相辅相成,构成初中语文课程核心教学内容。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作品欣赏中生成个人情感体验,在领悟作品内涵同时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有益启示;写作教学则将学生的独特体验与个人情感融于表述当中,通过恰当方式来诠释主题,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在二者结合中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协调发展。

以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的阅读文体是新闻,教材选取了《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等多篇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新闻内容,把握新闻体裁特点,养成新闻阅读习惯。阅读教学同时,教材还特别编排了相关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每人完成一则消息的写作,撰写一篇新闻特写或新闻通讯,并将班级最终作品整理编辑成报纸或新闻网页。体现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设计,对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新闻体裁应用起到重要作用。

总之,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工具性特征,决定了阅读教学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阅读在促进语言理解、增加知识积累、发展语言思维等方面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赋予阅读教学以崭新历史使命,呼吁教师当以崭新教育理念方法与之匹配呼应,本文以部编教材为例,结合实践,从教材耕读、个性研读、课外阅读、读写融合等方面粗略探究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相关议题,以期对相关教学实践能有所启示。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大学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大学考试
自学考试
成年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