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探究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9992
发表于 昨天 20:03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规定“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本文借助“水滴历险记”项目的实施,探讨通过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将数学学科领域与现实世界进行关联,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让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标;项目式学习;跨学科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要“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即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新课标”同时要求“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规定“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新课标”的实行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何在原有课程中挖掘真实情境,让学生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向。

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即是在系统学科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学习成就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综合性、活动性的教育实践形态。项目式学习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之余,让其在合作探究中发展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符合“双减”政策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围绕真实情境,创建项目背景

“新课标”提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接触的模式常是运用课本的单一知识解决理想情境中的问题,为了考试而训练,存在功利化、短视化教育的现状。因此,教师在寻找项目背景时可合理创建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背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及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价值的同时为后续可持续性学习做铺垫。挖掘贴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项目背景,可基于教材现有的课程或拓展知识,也可选择贴合学生校园生活的素材或社会热点。“新课标”建议教师可着重关注“综合与实践”模块,以主题活动、项目学习等形式呈现。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综合与实践”模块内容《节约用水》,教材设计让学生运用单位换算、简单的统计及比例等知识,完成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浪费多少水的测量和计算,稍不留神,整个课程的重心将会倾斜在计算上,学生真的可以仅从计算渗透环保、节约等意识吗?经过跟学生的访谈,发现学生对水龙头中自来水的来源非常感兴趣,且广州南沙新区位于珠江水系河口区范围,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学生实地调研,在师生的共同探讨下确定了跨学科统整项目的名称为“水滴历险记”,从“自来水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驱动问题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体验净化生活污水的方法,调查生活用水的浪费情况,探索生活用水的正确使用方式,研究水在我们生活中可利用的最大空间。

二、设计驱动问题,构建跨学科项目任务框架

(一)设计可持续探究的驱动问题

项目式学习不是任务驱动,而是问题驱动。它首先带领孩子解决一个核心问题,这个核心问题下又会划分出很多子问题。基于驱动问题构建的任务框架,可在统一的主题下打破学科和学段的界限,让学生同时使用和获得多学科知识,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的乐趣。为切合以学生为主体,驱动问题及子问题应由学生提出,教师引导筛选出话题开放,有利于激发学生开展持续探究的问题。

中年段的学生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探索精神。在驱动性问题的引导下,“水滴历险记”项目的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头脑风暴,在课堂上提出了许多子问题。通过对子问题的筛选、合并,最终确立了三个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一:生活污水需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被重新利用?

核心问题二:我们身边存在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吗?

核心问题三:如何节约用水?

(二)构建跨学科项目任务框架

一个项目的整体设计需要教师变换学科视野和丰富教学活动,将核心问题关联不同学科、学段的教学内容,从大单元、大概念的角度出发构建项目框架。项目任务首要指向解决项目的核心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推进整个项目的进行,落实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水滴历险记”项目融合数学、科学、语文、美术和信息科技五个学科,根据涉及的学科知识,制定如下指向核心素养(高阶思维)的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检索资料,掌握与水资源相关的知识。

2.掌握基本的过滤、沉淀等实验操作技术,学会对探究任务进行方案设计与优化。

3.掌握一定的数学计算方法、测量方法与测量工具,具备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

三、深度探究,培育学生高阶思维

郭华教授指出:“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现有的教学有时候低估了学生的水平,更别说学有余力的学生早已掌握课堂所教知识。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法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深度探究问题的能力,在主观能动性的驱使下让学习真正发生。学生“真正的学”发生在现有水平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水平之间,在组织学生完成项目的时候,教师要区别对待其知识点,避免平均用力,倡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自主探索,鼓励学生遇到需要用新知解决问题的时候,利用信息技术等多媒体手段获取知识。教师主要任务是和学生一起把本项目最核心的知识、思想,关键的能力进行提炼总结,找到完成项目的“发力点”。

“水滴历险记”项目的三个任务可分解为七个子任务,其中“用流程图表示污水处理过程”这一任务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自来水厂运作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让学生能真正了解污水处理厂每一步流程的作用,教师分解任务时加了一个前置任务:“查阅资料了解南沙区生活污水处理流程”,学生经过阅读一系列的视频资料和文字资料,自然界的水要变成自来水需要经过取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分流这几个步骤,最后用简介的流程图和文字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完成了自主研究并把知识内化后再输出。对于较为重要的过滤这一步骤,学生通过“自制简易净水器”这一任务让理论与实践结合。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探究过程,学生真正理解核心概念并将知识结构化。

四、重视过程性评价,做到“教—学—评”一致性

常规的课堂结构中,基本是新授后的课堂练习才具备面对所有学生的评价功能,弱化了评价帮助学生有效调控学习过程的作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是基于驱动问题下的任务进行探索知识的,每一项学习目标都设置了相对应可评价的学习任务,帮助教师及时、科学评价学生学习状态,在检测学习效果的同时也促使学生对自身表现进行反思,做到“教—学—评”一致性。评价任务的形式各异,既可以是动笔解题、汇报交流等,关注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是实践操作、考察迁移类推能力的活动等,关注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水滴历险记”项目中,过程性评价在学生学习手册中,每个任务后都有相对应的评价指标,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水滴涂色(如表 1)。评价形式多样,可以是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等。

新时代对于跨学科人才高度重视和迫切需求,同时“新课标”鼓励和倡导教师运用跨学科项目式的教学方式实现跨学科人才的培育,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文系课程教材研究所课题“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校本课程统整的实践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小学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25-32.

[3]辛京京,马由然,郝连杰.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以“一亿有多大”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3(02):20-23.

[4]张亚莲.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3(03):170-172.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成人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成人考试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