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中地理新课改研究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8913
发表于 2024-9-10 23:05:27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地理新课改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实施,人们对学生的关注度也不再只是单纯地看他们的学习成绩,而是偏向于他们核心素养的养成。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学生地理课本内容,还应注重他们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核心素养指引下的新课改开展得如火如荼,这对于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而言,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作为一线地理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思想上应有哪些转变,行动上又应如何调整?笔者认为,核心素养指引下的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应该“三思而后行”。

一、三思——对核心素养和新课改的"三点基本思考"

思考之一:“立德树人”永远是地理课堂的根本任务党的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包括地理课程在内的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德,本意为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的运行,后来引申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去发展社会、提升自己。笔者认为,德更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的品行,包括其待人接物的态度、与人交往的习惯、做事的风格和讲话的习惯等。爱因斯坦说过:“当你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对于地理教师而言,德是什么?德就是学生忘记了你所传授的地理知识后留下的东西。笔者曾亲耳听到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回忆自己的高中地理教师,他们会这样描述:“那个很温柔的老师、那个最淡定的老师、那个讲话方言很重的老师、那个每天都换不同衣服的老师、那个最喜欢穿高跟鞋的老师。”但很少有学生还记得“那个把地方时?我讲懂的老师”“那个把大气环流给我讲懂的老师”。可见作为地理教师,我们更需要做的是:除了把地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外,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递你的品德和习惯——做事的风格、讲话的方式和与人交往的原则。我们要时刻谨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是新课改背景下地理教学的第一要义。

思考之二:“核心素养”不是忘却知识、能力而另起炉灶地理素养是指一个人通过地理学习获得的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并运用地理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由地理知识、能力、方法和观念等组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地理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最具学科本质的东西,无法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来获取。学科核心素养以来,很多一线教师有这样的疑问: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求是否相悖?华东师范大学崔允部教授对此做了精妙的解释,他将核心素养的形成比喻为一个老司机的养成过程。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就像是“科目一”的考试内容,这部分知识考不过,就不能进入下一环节;理论考试过了就要参加“桩考”,这其实就是“技能”的体现,是将掌握的知识转化为了基本技能;而路考则是考官给出模拟情境,考?学员的应对能力。通过了上述环节,就可以拿到驾照,但还不能称为一个合格的驾驶员或者老司机,只有在实际生活中不断磨炼、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反思,才能形成“礼貌行车、安全驾驶”的习惯,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素养。可见,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思考之三:地理课堂要打动人心,让学习真正发生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追求“不忘初心”“打动人心”而且“真实”的地理课堂。反观我们当前的地理教学,最缺少的就是真实:缺少真实的体验、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导致学生无法在实践中应用学到的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仅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了。2017版课标指出,要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这一要求让真实地理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突出。

二、后行一让地理课堂学习“真实"发生

1.真情境:强调代入和激发当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似乎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于是每节课必从情境入手,不考虑创设情境的目的及有效性,导致情境教学流于形式。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情境创设只图表面上的热闹,则会干扰和弱化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及思维的发展。2017版课标建议教师“重视问题式教学”,并提出“问题”的设计需要依托情境,而选择情境时应考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同时要避免将情境仅作为“导入”的做法。可见,情境创设必须和学习任务相融合,避免创设那些与学习任务“勉强凑合”的情境。另外,“真实”应为创设教学情境的第一要旨。只有真实的情境才会让学生有“代入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

2.真感受:让学生有“真体验”针对教学中的“假体验”问题,地理教师要反思:学生并不是没有相关的生活体验,而是缺少观察和发现的眼睛。我们可以带学生去实践,把一路上看到的、碰到的地理事物及时告诉学生,日月星辰、农田、道路、工厂、商店,人们的穿着打扮、语言,等等,都是地理学科要研究的内容,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地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课堂上也要尽量给学生观察的机会,引导他们总结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用晨昏仪演示晨昏线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晨昏线与经线何时会重合,如何区别晨线和昏线并总结判断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产生“真体验”,如用酒精灯的焰色来说明温度与辐射波长的关系。总之,地理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总结,养成自主观察的习惯,并逐渐将这种习惯用于生活,让生活成为地理学习的“底色”。

3.真评价:关注学习的每个细节,体现真实和信任2017版课标中建议地理教师“尝试更多地运用学生思维结构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等方式”。表现性评价比较适用于评定学生应用知识、整合学科内容,以及决策、交流、合作等能力,是一种适合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方法。因此,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地理课堂,决不应?取虚假的、虚伪的、走过场式甬评价,应抛弃只剩下“真棒、完美”和“不错、很好、请坐下”的课堂评价,让开放、分层和真实的评价走进地理课堂。开放指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不囿于常规,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方方面面。分层指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评价学生。真实指评价内容应该是真实的,而不是表演式的评价,这也是课堂评价中最为关键的。真实体现在课堂上,是对学生学习行为恰如其分的评价,既不能忽略学生的进步与成长,也不能放过他们的每一个缺点和不足。过分批评和一味表扬都不是真实的评价。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失去对教师评价的信任。为此,教师还要设计符合学生真实情况的评价任务,这是学生参与学习与有效评价的保障。

4.真发生:不能只顾预设而没有生成2017版课标建议地理教师重视问题式教学,明确提出了问题链条的概念,同时指出,要注意学习链条的设计只是预设,实际学习过程的展开要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线索,避免教师用问题链条过度“牵引”学生的现象。笔者认为,这句话阐明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很多时候,地理教师在课堂上过分关注预期目标,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前的设计思路走,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深刻理解学习链条中预设和生成之间水到渠成的关系。(1)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基于学情的预设,是完成目标的保障。不顾学情、不提前预设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课前的预设合理、恰当,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就会实现“指哪打哪”的效果。(2)不管生成只顾预设是胆小、无能、教条的表现。一味用预设的问题链条牵引学生,而不顾其思维的发展实际,是不负责任和教学僵化、教条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预设之外的情况,只顾预设不管生成,会让课堂的危机“越陷越深”。只有关注预设并大胆生成,才能及时转“危”为“安”。(3)生成与预设相辅相成。大部分的生成是在预设基础上实现的,或者是和预设密切相关的,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生成非常少。而精彩的生成也是预设的价值所在,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总之,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就应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同时,还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积极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地理学习的趣味性。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改内涵和要义丰富,2017版课标给了我们学习和思考的空间,笔者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实际教学中仍需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多思考、勤实践。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成人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成人考试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